提供3000多款全球软件/控件产品
针对软件研发的各个阶段提供专业培训与技术咨询
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软件开发服务
全球知名设计软件,显著提升设计质量
打造以经营为中心,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管理
帮助企业合理产能分配,提高资源利用率
快速打造数字化生产线,实现全流程追溯
生产过程精准追溯,满足企业合规要求
以六西格玛为理论基础,实现产品质量全数字化管理
通过大屏电子看板,实现车间透明化管理
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,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
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控
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油气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
钻井计划优化、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
提供业务洞察与决策支持实现数据驱动决策
转帖|使用教程|编辑:蒋永|2016-11-18 13:36:32.000|阅读 274 次
概述:“满足需求”是所有软件存在的必要条件,单元测试一定是为它服务的。从这一点出发,我们可以总结出写单元测试的两个动机:驱动(如:TDD)和验证功能实现。另外,软件需求“易变”的特征决定了修改代码成为必然,在这种情况下,单元测试能保护已有的功能不被破坏。
# 慧都年终大促·界面/图表报表/文档/IDE等千款热门软控件火热促销中 >>
基于摘要中提到的两点共识,让我们看看传统的单元测试有什么特征?
单元测试最常见的套路就是Given、When、Then三部曲。
编写时,我们会精心准备(Given)一组输入数据,然后在调用行为后,断言返回的结果与预期相符。这种基于用例的测试方式在开发(包括TDD)过程中十分好用。因为它清晰地定义了输入输出,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体量都很小、容易理解。
但这样的测试方式也有坏处。
为了辅助单元测试改善这两点。我这里介绍另一种测试方式——生成式测试(Generative Testing,也称Property-Based Testing)。这种测试方式会基于输入假设输出,并且生成许多可能的数据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。
对于第一个问题,我们换种思路思考一下。假设我们不写具体的测试用例,而是直接描述意图,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想法很美好,但如何实践Given、When、Then呢?答案是让程序自动生成入参并验证结果。这也就引出“生成式测试”的概念——我们先声明传入数据可能的情况,然后使用生成器生成符合入参情况的数据,调用待测方法,最后进行验证。
Clojure 1.9(Alpha)新内置的Clojure.spec可以很轻松地做到这点:
<code>;; 定义输入参数的可能情况:两个整型参数 (s/def ::add-operators (s/cat :a int? :b int?)) ;; 尝试生成数据 (gen/generate (s/gen ::add-operators)) ;; 生成的数据 -> (1 -122) </code>
首先,我们尝试声明两个参数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者称为规格(specification),即参数a和b都是整数。然后调用生成器产生一对整数。整个分析和构造的过程中,都没有涉及具体的数据,这样会强制我们揣摩输入数据可能的模样,而且也能避免测试意图被掩盖掉——正如前面所说,return 3 when add 1 and 2并不代表什么,return the sum of two integers才具有普遍意义。
数据是生成了,待测方法也可以调用,但是Then这个断言阶段又让人头疼了,因为我们根本没法预知生成的数据,也就无法知道正确的结果,怎么断言?
拿定义好的加法运算为例:
(defn add [a b]
(+ a b))
我们尝试把断言改成一个全称命题: 任取两个整数a、b,a和b加起来的结果总是a、b之和。 借助test.check,我们在Clojure可以这样表达:
(def test-add
(prop/for-all [a (gen/int)
b (gen/int)]
(= (add a b) (+ a b))))
不过,我们把add方法的实现(+ a b)写到了断言里,这几乎丧失了单元测试的基本意义。换一种断言方式,我们使用加法的逆运算进行描述: 任取两个整数,把a和b加起来的结果减去a总会得到b。
(def test-add
(prop/for-all [a (gen/int)
b (gen/int)]
(= (- (add a b) a) b))))
我们通过程序陈述了一个已知的真命题。变换以后,就可以使用quick-check对多组生成的整数进行测试。
;; 随机生成100组数据测试add方法
(tc/quick-check 100 test-add)
;; 测试结果
-> {:result true, :num-tests 100, :seed 1477285296502}
测试结果表明,刚才运行了100组测试,并且都通过了。理论上,程序可以生成无数的测试数据来验证add方法的正确性。即便不能穷尽,我们也获得一组统计上的数字,而不仅仅是几个纯手工挑选的用例。
至于第二个问题,首先得明确测试是无法做到完备的。很多指导方法保证使用较少的用例做到有效覆盖,比如:等价类、边界值、判定表、因果图、pairwise等等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,依然存在问题。举个例子,假如我们有一个接收自然数并直接返回这个参数的方法identity-nat,那么对于输入参数而言,全体自然数都互为等价类,其中的一个有效等价类可以是自然数1;假定入参被限定在整数范围,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无效等价类,比如-1。 用Clojure测试代码表现出来:
(deftest test-with-identity-nat
(testing "identity of natural integers"
(is (= 1 (identity-nat 1))))
(testing "throw exception for non-natural integers"
(is (thrown? RuntimeException (identity-nat -1)))))
不过如果有人修改了方法identity-nat的实现,单独处理入参为0的情况,这个测试还是能够照常通过。也就是说,实现发生改变,基于等价类的测试有可能起不到防护作用。当然你完全可以反驳:规则改变导致等价类也需要重新定义。道理确实如此,但是反过来想想,我们写测试的目的不正是构建一张安全网吗?我们信任测试能在代码变动时给予警告,但此处它失信了,这就尴尬了。
如果使用生成式测试,我们规定:
任取一个自然数a,在其上调用identity-nat的结果总是返回a。
(def test-identity-nat
(prop/for-all [a (s/gen nat-int?)]
(= a (identity-nat a))))
(tc/quick-check 100 test-identity-nat)
-> {:result false,
:seed 1477362396044,
:failing-size 0,
:num-tests 1,
:fail [0],
:shrunk {:total-nodes-visited 0,
:depth 0,
:result false,
:smallest [0]}}
这个测试尝试对100组生成的自然数(nat-int?)进行测试,但首次运行就发现代码发生过变动。失败的数据是0,而且还给出了最小失败集[0]。拿着这个最小失败集,我们就可以快速地重现失败用例,从而修正。
当然也存在这样的可能:在一次运行中,我们的测试无法发现失败的用例。但是,如果100个测试用例都通过了,至少表明我们程序对于100个随机的自然数都是正确的,和基于用例的测试相比,这就如同编织出一道更加紧密的安全网——网孔越小,漏掉的情况也越少。
Clojure语言之父Rich Hickey推崇Simple Made Easy哲学,受其影响生成式测试在Clojure.spec中有更为简约的表达。以上述为例:
(s/fdef identity-nat
:args (s/cat :a nat-int?) ; 输入参数的规格
:ret nat-int? ; 返回结果的规格
:fn #(= (:ret %) (-> % :args :a))) ; 入参和出参之间的约束
(stest/check `identity-nat)
fdef宏定义了方法identity-nat的规格,默认情况下会基于参数的规格生成1000组数据进行生成式测试。除了这一好处,它还提供部分类型检查的功能。
TDD(测试驱动开发)是一种驱动代码实现和设计的过程。我们说要先有测试,再去实现;保证实现功能的前提下,重构代码以达到较好的设计。整个过程就好比演绎推理,测试就是其中的证明步骤,而最终实现的功能则是证明的结果。
对于开发人员而言,基于用例的测试方式是友好的,因为它能简单直接地表达实现的功能并保证其正确性。一旦进入红、绿、重构的节(guai)奏(quan),开发人员根本停不下来,仿佛遁入一种心流状态。只不过问题是,基于用例驱动出来的实现可能并不是恰好通过的。我们常常会发现,在写完上组测试用例的实现之后,无需任何改动,下组测试照常能运行通过。换句话说,实现代码可能做了多余的事情而我们却浑然不知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利用生成式测试准备大量符合规格的数据探测程序,以此检查程序的健壮性,让缺陷无处遁形。
凡是想到的情况都能测试,但是想不到情况也需要测试,这才是生成式测试的价值所在。有人把TDD概念化为“展示你的功能”(Show your work),而把生成式测试归纳为“检查你的功能“(Check your work),我深以为然。
回到我们写单元测试的动机上:
1、驱动和验证功能实现;
2、保护已有的功能不被破坏。
基于用例的单元测试和生成式测试在这两点上是相辅相成的。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尽可能早地发现更多的缺陷,避免它们逃逸到生产环境。 ThoughtWorks 2016年11月份的技术雷达把Clojure.spec移到了工具象限的评估环中,这表明值得我们对它作一番探究。
Clojure.spec是Clojure内置的一个新特性,它允许开发人员将数据结构用类型和其他验证条件(例如允许的取值范围)进行封装。这种数据结构一旦建立,Clojure就能利用这种规格来为程序员提供大量的便利:自动生成的测试代码、合法性验证、析构数据结构等等。Clojure.spec提供方法很有前景,它可以让开发者在需要的时候,就能从类型和取值范围中获益。
另外,除了Clojure,其它语言也有相应的生成式测试的框架,不妨在自己的项目中试一试。
本文转自()
活动时间:11月1日-11月30日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。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、不得修改原文相关链接,如果存在内容上的异议请邮件反馈至chenjj@cahobeh.cn
本文探讨 SQL Server 中 NULL 和空值之间的区别,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处理它们。
Unity 是一款功能极其丰富的游戏引擎,允许开发人员将各种媒体集成到他们的项目中。但是,它缺少最令人兴奋的功能之一 - 将 Web 内容(例如 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)直接渲染到 3D 场景中的纹理上的能力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 DotNetBrowser 在 Unity3D 中将 Web 内容渲染为纹理。
DevExpress v24.2帮助文档正式发布上线了,请按版本按需下载~
本教程将向您展示如何用MyEclipse构建一个Web项目,欢迎下载最新版IDE体验!
服务电话
重庆/ 023-68661681
华东/ 13452821722
华南/ 18100878085
华北/ 17347785263
客户支持
技术支持咨询服务
服务热线:400-700-1020
邮箱:sales@cahobeh.cn
关注我们
地址 : 重庆市九龙坡区火炬大道69号6幢